王明明:当下的很多画家试图借助的东西太多了,照片拍摄、电脑制作、喷绘去创作,很多作品尺幅巨大,也画得很精微,但为什么不那么感人呢?因为呈现出的并不是通过画家内心的理解去表示的,无法让观众跟作品产生共鸣。画家源于生活是对事物的深入理解和感悟,并不是外貌的形式,中国画更需要人文修养和翰墨理解的表示力。现在参展的都是工笔居多,因写意画难度大,大部分人已经抛弃了写意画,写意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。
保藏周刊:齐白石先生既有非常精微的小昆虫,也有用笔豪迈的大写意,这种跨度在当今画坛也是少见的。
王明明:对,这是他的创造,这才是真正的中国画,他从传统中来,他从生活中来,他观察得很细,最后,发展到本身用大笔大墨表示花鸟或用精微的、超乎所有工笔技法去表示草虫,形成了强烈的对比。
保藏周刊:虽然说齐白石篆刻、书法、写意花鸟都备受追捧,但对于他的山水,却有不少人保存意见。
王明明:仁者见仁,智者见智。他“五出五归”去游山历水,实际上,他最后是找到了一个突破传统的观察方法。齐白石在当时的年代中很多人并不认识及认可,但为什么几十年后的今天,却可以被推到如此的高度?因此,时间是检验艺术的关键尺度。单看齐白石的《借山图》,就能感受到他的高明之处。虽然《借山图》有很多的样式,但他的构图、用笔的大胆,他对山水翰墨的理解与留白的处理,完全差别于其他人,这就是他的创造力。我从6岁学画后,就没离开过毛笔,到现在已经60多年,但我深刻地感受到,我们这一代人对中国画的理解一直没有进入到本源,因为我们一直在批判。这两天我在看黎雄才先生的作品,越看,发现它的价值越高。他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那些毛笔写生,现在看仍然是带有温度的,非常感人。他从东洋回来后,一直坚持本身的路,又有强烈的岭南意识,他对生活的理解、掌握的翰墨功夫和表示力,他是20世纪美术的一座高峰。真正的艺术家的价值是在他的身后,经过历史的洗礼才能留下。
中国画需要用一辈子去“养”
保藏周刊:这两年,我们围绕书法跟中国画关系的话题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,很多画家认为书法并不重要了。
王明明:认为不重要的,那永远进不到中国画的本源。北京画院也做过“没有书法的中国画能走多远”的课题研讨。书法和中国的翰墨之间的关系太重要了。没有书法的功夫,不成能画好写意画。为什么现在很多中国画翰墨都是浮在纸上,这与书法有关。我6岁拿着本身的书法去见李苦禅老师,他拿过我的书法,正面后面都看,他就看有没有力透纸背。黎雄才先生的很多画,包孕一张小小的速写,都是入纸的,因为他的书法好!
保藏周刊:在您看来,中国画的核心是什么?
王明明:中国画最核心的问题,不完全是翰墨功夫,而是“养”,需要用一辈子去养。每一天都去吸收差别的东西,才能把中国画养出来。凡是20世纪能成大师的,都能证明这一点。
简介
王明明
著名画家,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,北京画院艺委会主任。
分享到:
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(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),上海搬家价格,任何媒体、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/颁发。
,上海搬家公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