印刷厂为什么难做大[今日新闻]
那为什么要把印刷厂做大这么难?这与印刷市场的特点有关。首先,印刷市场的总量看上去不小,每年上万亿,需求却十分分散。这又体现在两个方面:
一是但凡有企业存在的地方基本上都存在对印刷品的需求,但大部分需求量都不大。小编看过一些上市公司、新三板挂牌印刷厂的财报,除了少数超级买家,大部分客户一年为一家印刷厂贡献的营收多则几千万元,少则几百万元、几十万元,要凭这样的客户量级做到年营收上十亿元难度都很大,更别说几十,上百亿元。
同时,由于运输半径的限制和保证供应链安全的考虑,一些超级买家对印刷品的需求总量虽然很大,但通常会分散到很多地区和不同印刷厂完成生产,这进一步增加了印刷厂做大的难度。
二是印刷品的类型十分多样。比如,书、报、刊、纸箱、彩盒、标签、塑料包装袋、票据、宣传单、名片、纸袋、纸杯、印铁制罐等等。
很多产品还可以往下继续细分。比如,同样是纸盒,烟盒、酒盒和药盒的要求就有大不同,即使一个小小的标签也还可以继续分出不干胶标签、模内标签、电子标签、收缩标签等不同的类型。上万亿的行业总量分散到这么多产品上,每一个细分市场就相对有限了。
其次,印刷是重资产行业,但量大面广、产品多样、需求分散的市场特点,决定了印刷厂的投资可大可小。
有一组数据很能说明问题:2015年,全国10.35万家印刷厂资产总额为12357.31万元,平均每家不到1200万元。如果去掉其中3247家规模以上重点印刷企业,其余10万多家印刷厂平均资产为550多万元。这样的资产规模可以帮助老板一家提前过上小康生活,做大的机会却不是很大。
因此,与很多先天具有寡头垄断趋向的行业相比,格局分散、集中度不高是印刷业与生俱来的标签。在这样的市场中,诞生超大型企业的几率自然很低。
第三,由于投资可达可小,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内,印刷厂的发展模式主要是靠自我积累,离资本市场较远,这进一步限制了印刷市场走向集中与整合的速度。
而在一些对资本需求量大的寡头垄断性行业,比如,房地产、钢铁、互联网等,有野心的企业会尽可能利用各种资本和金融工具聚合资金,以快速做大,获取支配性市场地位。
同时,走向资本市场,变成上市公司,不仅是一种融资手段,而且是企业增值的机会。对资本市场的疏离,使很多印刷厂老板失去了实现更大商业梦想的机会。
好了,今天的话题基本说完了。“胡润百富榜”当然既不精准,又不全面,对上榜的很多企业家来说,看似惊人的数字大部分也是纸上财富。但它还是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当前社会财富在各个行业的分布情况。
问题是,如果印刷厂做不大源于这个行业的先天特点,印刷人还需要为更大的目标奋斗么?当然需要。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应用,以及资本意识的觉醒,印刷市场正在显现出走向整合的新可能。
也许,印刷人再努力都进不了中国企业100强,但裕同一年不到60亿元的营收显然不是这个行业的天花板。